「最佳」期後 仍可食用

消除對食物日期標籤的誤解

你知道食品包裝上的「此日期前最佳」和「此日期或之前食用」之間的差別嗎?許多人會因為對食物日期標籤的誤解而錯誤地丟棄優質的食物。但事實上,大部分已過「此日期前最佳」期限的食物仍可安全食用。

在香港,63% 的食物浪費來自家庭。透過了解食物日期標籤,我們可以一同改變這個現況,協助減輕堆填區負擔的同時,亦可節省家庭開支。

樂餉社《「最佳」期後 仍可食用》報告深入探討了社會對食物日期標籤的誤解。報告收集了超過 1,000 位香港市民及慈善機構的數據,從而了解常見的錯誤觀念,並提出延長食物保存期限的方法,希望能協助消費者減少食物浪費,亦幫助慈善機構分享更多剩餘食物捐贈。

我們的調查發現

  • 25% 的消費者誤解「此日期前最佳」的意思,同時,17% 的人會立即丟棄過了「此日期前最佳」期限但仍可安全食用的食物。
  • 新鮮食物,例如水果、蔬菜、牛奶和烘焙食品,在「此日期前最佳」 期限後仍適合食用。然而,這些食物卻是第一位最常被丟棄的食物。
  • 儘管米、意大利粉和麵食都是不易腐壞的主食,仍有四分之一的消費者選擇它們為最常丟棄的三大食物之一。
  • 令人擔憂的是,三分之一的消費者並不完全了解過了「此日期或之前食用」或「有效日期」期限是代表產品已不適合食用,當中,16% 的消費者錯誤地認為它們仍可以安全食用。

延長優質食物保存期限小貼士

先到期食物先用!

先吃食用保質期最短的食物。

妥善儲存很重要

遵循包裝上的指示存放以延長食物壽命 , 在香港潮濕的環境中尤其重要。

冰箱是好幫手

大部份食物的壽命都可以透過冷凍去延長。請注意標籤,若產品已註明曾冷凍(通常是肉類或魚類),則不應再次冷凍。

回收!

如你需要丟棄食物,請盡一點責任,將它們與其他垃圾分開。政府正擴展回收網絡,更多智能回收箱和廚餘收集點正陸續增設。

延長食物保存期限可減少食物浪費並節省金錢,查看我們的報告以獲取更多小貼士。

惜食助人, 不予堆填

只需港幣100元,即可為本地慈善機構提供10餐膳食。 我們珍惜您每分每毫的捐助。